参考消息网9月9日报道《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7日刊登题为《“富有活力的中国经济”日渐清晰中国超千万人口大城市持续增加》的报道,内容编译如下:
在中国,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超大城市”持续增加。若以城市为单位观察,不难发现许多地区有巨大发展潜力。这个近邻大国蕴藏着不容忽视的商机。
中国国家铁路局7月下旬透露,目前正在建设的成渝中线高铁,开通之后将实现以时速400公里运营。代表国家尖端技术的最新高铁列车将首次在成渝区间运行,这正是重庆和成都这两座城市发展势头的生动写照。
截至2024年末,中国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人的超大城市已达18座。其中西安、长沙等几座内陆城市近十年新跻身“千万人口俱乐部”。
重庆常住人口约为3190万人,位居全国城市人口之首。虽然人口基数庞大,但该市以往经济增长相对缓慢。转机出现在2000年,中央政府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推动内陆发展,城市化进程由此加速。
今年,重庆经济发展或将迎来重要里程碑。重庆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超越上海。如果全年保持这一增长势头,其有望在2025年成为“中国消费第一城”。
推动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国际货运列车中欧班列。在重庆的“渝新欧”零公里起点纪念碑附近,停满等待装运的中国品牌新车。
成都位于重庆以西300余公里处,同样受益于中欧班列而快速发展。如果新高铁开通,成渝双城之间将提速至50分钟通达。
在成都郊外货运站附近,展销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希腊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品的特色场馆鳞次栉比。
近年来,成都以其独具特色的人才政策而闻名。针对科技创新、经营管理等重点领域,政府为高层次青年人才提供补贴,为求职的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服务。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成都成功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丰富的高质量劳动力资源又吸引众多科技巨头来此设立研发中心,进而吸引更多求职毕业生持续流入,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截至2024年末,成都常住人口达2147万人,较10年前增长约700万人。2021年,成都第二座国际枢纽机场正式投运。
德勤咨询公司首席战略官边见伸弘分析称:“实际上,中国各地政府都在权限范围内竞相采取措施促发展。”这位专家认为,欧美企业正加速向中国内陆新兴城市转移布局。
在中国,活力十足的超大城市并不仅分布于内陆地区。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新兴企业在此云集。
中国日本商会7月的调查数据显示,九成日本企业将中国视为重要市场。如今正是日企重新规划在中国战略布局的时机。(编译/马晓云)
8月30日,成渝中线高铁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科学城站六线道岔特大桥顺利合龙,为线路按期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新华社)
加杠杆怎么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